又是一篇迟到的总结。上一次总结是在: 英语学习总结(2019年上半年)

回顾了一下上一次的总结。怎么说呢,目前最大的问题依然还是:缺少输出。尽管自己偶尔会去记点笔记,也偶尔会去把日志翻译成英文,但是做的太少了,收效甚微。做的少的理由,无非就是不太舒服。

就好似登山:不经常登山的人,登一小段路就累了,累了就想休息。走的越快,累的也越快,休息的越久就越不想继续前行。擅于登山的人,一般都有自己的节奏,既不快也不慢,以一种平稳的姿态前行。如果能够享受过程,也就无关意志力什么事儿了。

或许学英语,甚至是任何学习,都可类比于登山,如果学习的过程太消耗意志力,那么就要反思一下,是不是自己的方法错了,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?

相比于我的其他爱好,我对英语这门语言并没有特别的热衷,我无法从枯燥的死记硬背中找到乐趣,无法从刷题或者考试上获得成就感。真正令我兴奋的,是这门语言所承载的信息——中文世界无法获取到的信息。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学习英语的动力。

从当前的成效来看,尽管还是差强人意,但我已经开始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了。

听力

从上一次总结至今,我完成了两本听力教材:

这套教材在此前的博文中推荐过,就不多做介绍了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有多次感到难度太大,而想过放弃,并且也确实中断了几次,但最终还是将这两本教材完整的过了一遍(完成了习题)。我下一步的计划,是将这两套教材再完整复习一遍。

在此期间,我也尝试过收听英文播客节目,在不想阅读的时候,听音频也是不错的获取信息的方式。遗憾的是,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依然只能听懂很少的内容。尝试失败后,意识到自己的水平依旧不足,不能操之过急,还是得按照原有的节奏,慢慢前行。

阅读

失败的尝试同样也发生在阅读上。为了尽快掌握英语,我太想只看英文原著了,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还尚不足以驾驭稍有难度的专业书籍,并且阅读英文的速度远慢于阅读中文的速度,挫败感是不可避免的。不过事情的发展也有好的一面,我成功并且完整的阅读了几本适合自己当前英语水平的原著,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发现,阅读水平同样是需要不断的训练才会提升的。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在慢慢提高。比如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, Leo Tolstoy 的 《Resurrection》(托尔斯泰的《复活》),蓝思值是 1180L ,我能够理解大意、沉浸在阅读的趣味中了。

在阅读方法上,我做了些许改变。 简单归纳就是,在不同的任务间进行切换,如果状态不佳,那就不要硬撑了,换个轻松点的任务。 比如,难读的书和易读的书交替阅读,英文书和中文书交替阅读。交替阅读的好处是,比如说,在我阅读英文感到吃力的时候,换一本不太需要消耗脑力的中文书,这样更容易享受阅读的乐趣。类似的道理,我一般也会在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交替阅读。

词汇

在词汇量方面,经过测试,7500 左右,比去年的测试稍有长进。在单词积累方面,目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欧路词典查词,然后每天复习。我在纯粹的单词记忆上并不擅长,已经不再死记硬背了,反倒是通过阅读,自己查词,印象更深,但关键还是要时常复习。

学习材料

在学习材料上,分为文字、音频、视频,这三种不同的媒介,三种媒介各有各自的优势。我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文字阅读,因为看英文书偶尔会感到枯燥乏味。当不想阅读的时候,我会选择看视频。比如我最近在看的一个节目《空中英语课堂》,通过这个节目不仅可以训练听力,同时还能学习一些英语知识,而且还相当有趣味,持续观看一个小时都不觉疲劳。

目前使用的工具

  • 欧路词典,以前推荐过了。
  • 彩云小译,翻译长句、中译英、拍照翻译、语音翻译,都很好用。
  • DeepL 翻译器,近期刚发现的,试用后感觉准确率挺高,值得推荐。

小结

我喜欢登山这个比喻。前人开辟好的的路,后人走会很轻松。而越想走捷径,也就会遇上更多的荆棘,甚至不得不掉头。速度慢不要紧,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,享受过程。废话不多说了,愿继续努力。